总氮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,其含量直接影响水质安全和生态平衡。便携式总氮分析仪凭借快速、精准、便于现场检测的特点,成为环保、水务、科研等领域的常用工具。本文将详细解析便携式总氮分析仪的测定原理、操作步骤,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其技术优势。 一、总氮的定义及环境意义 总氮(Total Nitrogen, TN)指水体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和,包括无机氮(氨氮、硝酸盐氮、亚硝酸盐氮)和有机氮(蛋白质、尿素等)。过量总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,引发藻类暴发,破坏生态平衡。因此,准确测定总氮对水质监测至关重要。 二、便携式总氮分析仪的测定原理 便携式总氮分析仪通常采用紫外消解-分光光度法,其核心原理如下: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 水样在碱性条件下与过硫酸钾(K₂S₂O₈)混合,经高温高压消解(或紫外光催化消解),将有机氮和无机氮全部转化为硝酸盐氮(NO₃⁻)。
分光光度法测定 消解后的样品在紫外光区(通常为220nm和275nm波长)测定吸光度,通过比尔-朗伯定律计算硝酸盐氮浓度,最终换算为总氮含量。 双波长校正:275nm波长用于扣除有机物干扰,提高准确性。 三、便携式总氮分析仪的操作步骤 1、样品预处理 过滤水样去除悬浮物,避免堵塞仪器流路。 若水样含高浓度氯离子,需加入硫酸汞消除干扰。 2、消解与测定 取适量水样加入消解管,注入过硫酸钾试剂。 放入消解器,启动程序(通常为120℃、30分钟)。 冷却后转移至比色皿,放入仪器读取数据。 3、结果计算 仪器自动生成校准曲线,直接显示总氮浓度(mg/L)。 便携式总氮分析仪通过紫外消解与分光光度法的结合,为环境水样监测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。合理操作和维护可确保数据准确性,助力水质监管与污染防控。如需了解更多技术细节或仪器选型建议,欢迎访问33323银河app官方网站获取专业支持。
本文连接: /newss-3301.html
|